今年以来,安徽始终把抓好粮食生产摆在三农工作的首要位置,通过建好管好高标准农田、做强种业芯片,筑牢装备支撑等一系列举措,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中化农业小岗公司负责人夏文文是凤阳县小岗村的一名新农人,这段时间他在托管经营的三千多亩农田中加紧安装智能水肥一体化装备,对这片农田开展新一轮提升改造,他说:“我们的高标准农田已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旱能灌、涝能排,依靠农田监测、农田智慧管理等多套系统通过一部手机就能管理千亩良田,我们的预期目标是单产提升10%。” 小岗村地处江淮分水岭岗地,过去缺水易旱,靠天吃饭是常态,为持续提升田地的保障能力,降低各项耕作成本。今年,小岗村按照亩均3000元的标准,通过财政+多元主体的投入方式,在农田中加装数字化装备,全力推进新一轮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工程,让三十多家种粮主体开启水肥药精打细算节本增效的种粮模式,凤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表示:“让岗地变成良田、科技田和智慧田,通过测算,现在亩均降低成本在150元,亩均产量能增加50公斤,小岗村要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奋力打造小岗粮仓高效农业示范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